首页  县委领导  领导讲话  秘书工作  保密工作  后勤服务  室风规范  大事略记  专题专栏  工作剪影 
站内搜索:
 
  调查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研究 > 正文
 
关于漫川关镇前店子村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2016-05-22 13:17  

马 先 友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各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发展稳定的一项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也就建设美丽乡村,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笔者现结合推进山阳县漫川关镇前店子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实践,谈几点认识与思考。

一、主要做法

2015年,山阳县紧扣“环境美、经济强、民风好”的总体要求,抢抓省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机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着力将漫川关镇前店子村打造成为漫川文化旅游区的休闲养生区、漫川古镇门户区和山阳旅游综合服务区。

(一)健全机制强化工作合力。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镇和部门为成员的前店子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漫川旅游开发管委会,对建设工作牵头抓总、全面负责。同时,按照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的要求,及时下发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通知》和任务分解《通知》,全面夯实镇、部门、村的建设责任和任务,全力以赴抓建设,倒排工期赶进度。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将美丽乡村建设和陕南移民搬迁、“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相结合,合理调配、整合捆绑相关涉农资金,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和资金投入力度,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亿多元用于支持推进前店子美丽乡村建设。采取以奖代补、项目配套等措施,成立山阳县旅游投资开发公司,以村为单位设立分公司,农民以土地入股,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建设美丽乡村。同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民间资金7亿元投入建设,有效破解建设资金难题。三是强化考核保障。建设领导小组每10天现场研究解决一次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每5天对进展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和县考核办对各建设责任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坚持每半月一督查一通报,对没有按时限要求完成建设任务的部门予以通报,并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扣10分,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完成。

(二)统筹力量推进基础建设。一是突出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实施水、电、路、视、讯、气“六到户”工程,改造公路1.3公里、新建电瓶车道1.7公里,硬化村组、串户路6.6公里,实施安全饮水工程58处,改造提升农网线路12.6公里,新建通讯基站6个,铺设通村光缆31公里,安装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381套,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按照入户道路水泥化、房屋民俗化、灶房标准化、厕所清洁化、院落景观化“五化”要求,狠抓“五改三建”和“五堆”清除工作,累计硬化庭院381户,民居改造125户,改厕改圈137处,建成沼气池73个、节能灶66个、垃圾填埋场1个、污水处理厂1座,安装太阳能路灯102盏,栽植绿化树木8500余株,全村民居院落得到提升。二是突出配套旅游要素。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全面实施河边栽柳、农户间栽竹、庭院绿化、荒坡地退耕还林、乱采乱挖乱砍治理等环境提升工程,定期开展村容村貌及民居环境卫生整治,广泛推广和使用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全面提升了美丽乡村环境质量水平。按照美丽乡村游览标准,新建生态停车场3.8万平方米、集散广场1.2万平方米,制作乡村旅游导览图、标识标牌56个,增设了乡村旅游交通标志21个,新增了农耕体验园、水果采摘园、设施蔬菜科普园等特色服务项目,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三是突出保障社会事业。按照“八室一站一所一校一超市”建设标准,建成村社区服务中心1个、文化活动中心5处、卫生室1个、文化大院2家、农家超市13家,基本满足了群众看病、阅览、购物、休闲等需求,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5%以上,农民培训普及率达到100%。

(三)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一是精心打造私家园林区。依托招商引资,由黄山歙县牌坊群鲍家花园开发有限公司和山阳县城投公司合作开发建设,建成了西北最大私家园林博物馆——安徽黄山鲍家花园“漫川人家”,开启了招商企业与国有企业合作开发实现双赢的新模式和新思路,填补了商洛旅游私家园林项目的空白,将有力支撑乡村旅游发展,有效带动当地群众致富。二是精心打造生态休闲农业区。依托立地优势,完成了鼎盛源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温泉度假一期项目建设,相继建成了九眼莲基地、养殖基地、日光温室基地、采摘园、荷花观赏园、钓鱼岛、人工湖、菊花园等,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休闲观光,围绕农民增收建设美丽乡村。特别是规划建设的园区二期工程,将会填补商洛温泉度假的空白。三是精心打造旅游商品区。依托民居改造,建成农家乐63户、农家旅馆42家,发展旅游商品门店45家,开发豆豉、漫川黄豆酱、小磨香油等特色旅游商品8个系列36种,形成了一个风格古雅的民居群和一条旅游商业步行街,为农民致富增收带来了新的盈利点。四是精心打造种植养殖区。依托金川封幸公司黄姜清洁生产线,扶持鼓励农户种植黄姜156户512亩,在公司解决群众就业158人;依托“双包双促”精准扶贫,组建种植、养殖、茶叶合作社3个,发展中蜂养殖56户、食用菌种植32户,种植大棚菜9户15亩。通过项目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600余人,户均增收2万余元。

(四)挖掘内涵提升旅游水平。一是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制定了乡村旅游宣传营销方案,设计了乡村旅游LOGO标志,确定了乡村旅游宣传口号,印发了宣传折页3万份、宣传画册2000本、手绘交通图5000张,拍摄了乡村旅游专题片,并在市、县电视台轮回播放。依托漫川古镇和全县旅游宣传营销平台,借助县域旅游营销活动,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系列宣传营销活动,广泛宣传了前店子美丽乡村旅游资源、旅游项目及旅游产品,扩大了对外影响力。二是不断挖掘文化内涵。依托漫川古镇文化,以马头墙、小青瓦为特色,发展徽派民居商业一条街,改造民俗院落1.5万平方米,保留古民宅13所,修铺土石路1200余米,修建篱笆墙500余延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自然村落、民俗院落和乡土气息;依托漫川人家私家园林,着力培育徽派盆景、根雕观光和徽派园林,建设特色盆景园20亩,凸显雕塑和盆景园艺文化;依托鼎盛源现代农业产业观光园,建设蔬菜大棚、四季菜园,运用了现代无土栽培蔬菜种植技术,以产业发展带动科普教育;依托民俗文化,完成竹林寺、千佛洞2个文物保护单位修复工作,组建漫川大调、社火、花鼓戏、秧歌队等民间文化演艺团队3支。通过美丽乡村文化内涵的挖掘,塑造了乡村的魂,扮靓了乡村的景,抓住了游客的心。三是不断强化管理培训。县上分批组织相关单位人员赴浙江、安徽等地参观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借鉴经验,立足本地特色,不断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管理等长效工作机制。修订了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卫生公约等乡风文明公约3个,制定了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服务标准6项,完善了管理制度14个,累计完成员工礼仪、安全、环保等专题培训260人次。设立了游客投诉意见箱和投诉受理中心,公布了乡村旅游咨询、服务及投诉电话,并落实了专职工作人员,乡村旅游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有几点深刻体会:一是准确定位、统筹推进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前提。建设美丽乡村是对旅游业的补充和升华,将前店子等漫川古镇周边6个村构建为“一心一带五区”漫川文化旅游经济区,与天竺山景区融合打造国家5A景区,融入山阳大旅游格局。同时,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古镇建设、陕南移民搬迁等工程深度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证。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形成整体联动、资源整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建设格局。充分发挥政府在组织发动、部门协调、规划引领、财政引导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建立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责任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三是农民致富、共奔小康是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是提升农村经济、落实中央精神的重要举措,更是农户增收、群众脱贫、共奔小康的有效途径、载体、平台和举措。在发展乡村旅游中推动资源共用、利益共享、城乡共赢,实现就地转移、就地致富、以旅助农、以旅富农,将农村的“青山绿水”变成农民的“金山银山”,真正达到“农业变强、农民变富、农村变美”。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意识尚需提高。广大干部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倡导者和执行者,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但从目前的工作情况来看,少数部门、镇、村干部存在着畏难情绪和“小算盘”的思想,各部门的支持政策和扶持项目侧重点有所不同,还没有统筹安排,无法形成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合力。同时,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二)资金筹措尚需落实。由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定位较高,环境整治、公共服务、基础配套等工程量大,投入资金相对较多,而市县配套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项目补助资金有限,镇村基础设施差、村集体经济落后、农民收入低,自我筹集资金能力不足,从而导致资金缺口较大。我们还需要筹措大量的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保证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开展。

(三)旅游元素尚需完善。旅游业靠的是留人,有了人气也就有了财气,所以乡村旅游不单要有农业基础,还要依靠休闲、文化、娱乐等项目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从农业向旅游业的过渡。目前,美丽乡村附近的农产品还没有进行整合和品牌营销,“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产业链还没有形成,无法满足各类游客群体的多种需求。

(四)业态经营尚需加强。目前,乡村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是满足于简单的吃喝玩乐,传统艺术、民风民俗、休闲度假、娱乐康体等新兴业态的打造经营还需加强,品牌效应不明显,拉动消费不明显。我们在如何发展品牌、利用品牌、经营品牌方面还需加大力度,以便形成大的规模化效益。

三、建议意见

(一)坚持以浓厚的创建氛围引导“美丽乡村”建设。一要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影响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有人干事、能干成事、不会出事,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二要发挥基层作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协调,积极采纳村民、党员代表的合理意见,千方百计调动和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者、受益者,从而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三要强化宣传引导。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创建镇村要充分利用会议、板报、报纸、网络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广泛宣传创建美丽乡村的重大意义、创建内容、创建主体和管理维护公约,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推广建设成果和好的经验、做法,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配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良好氛围,凝聚助推发展的正能量。

(二)坚持以创新的发展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一要编制完善发展规划。紧扣美丽乡村的内涵,以市场为龙头,以资源为基础,制定出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使规划既起到高屋建瓴、引领建设的作用,又起到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的作用,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学的“导航仪”和精准的“施工图”。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使规划具有科学性、战略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并严格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进行开发建设,防止低水平项目和重复建设现象。要在生态和人文的结合上下功夫,把绿水青山、清新空气、恬静环境、瓜果畜牧等自然资源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整合起来,走出一条“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差异化发展道路,避免出现“千村一面、相互模仿”的不良局面。二要做优做特乡村业态。乡村旅游发展要以农为本、以乡为魂,不断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和业态,坚持多元化推动、特色化建设、产业化发展、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要进一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潜力和文化内涵,根据市场需求做好乡村旅游产品及线路的优化组合,不仅要注重赏花、采摘、餐饮,更要注重体验、休闲、养生、度假等方面的培育,打造乡村旅游的“农家乐”升级版,开创乡村旅游的“食宿+”新模式,让游客进得来、吃得好、留得住、游尽兴。三要均衡配置旅游要素。旅游产品均是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需求元素组成,各元素均衡发展、相互匹配才能使消费者产生满意的体验。要加大对乡村旅游景点的指导和监督力度,引导广大经营者紧紧围绕消费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项目进行投资,着力打造休闲、观光、旅游、度假精品,增加游客过夜人次,切忌“一窝蜂”式的盲目开发,有效促进农业园区向旅游景区转变、农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变、乡村旅游的农民从一产生产者向三产经营者转变的“三个转变”,使乡村旅游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

(三)坚持以要素的高度整合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一要高度整合部门项目资源。依据“整体规划、集中财力、整合项目、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源整合力度。美丽乡村建设各成员单位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和编列项目倾力支持美丽乡村创建,确保每个项目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起到互联互促的作用,共同推进乡村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二要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发改、扶贫、水务、农业、旅游等部门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陕南移民搬迁、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投其资、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聚合力量,集中使用,确保集中财力建设。依托现有的融资平台,积极探索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新模式,通过建立美丽乡村建设投资公司等投融资服务机构的方式,争取金融机构贷款,运用市场手段集聚建设资金,专门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三要全面发动社会力量共建。美丽乡村建设既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事,更是广大农民群众自己的事,在建设工作中要当“主人”,不要当“看客”,更不能当“局外人”。鼓励引导农民群众自主实施户内、房上、宅旁的美化、亮化和绿化自营工程,鼓励引导工商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美丽乡村建设,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家、外出务工经商成功人士、爱心人士等,通过投资、捐助、认购、认建等多种方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四)坚持以健全的工作措施保障“美丽乡村”建设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树立大局意识,将美丽乡村建设放到重中之重的工作位置。建立健全领导体系,成立强有力的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加强协作,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各镇办、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年度计划,确定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工作载体,健全相应的工作机构,严格落实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任务。二要建立考核机制。美丽乡村建设是个有序推进、逐步深化的项目工程、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在分类分档进行考核的同时,也要分批分级进行奖评,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和县考核办要继续实行每半月督查通报、每月考核排名、年终全面考核验收工作机制,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部门、镇村的考核奖惩,督促和激励各单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三要强化后续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落实专项经费和责任主体,加强对已经建成的美丽乡村的后续管理,争取建成一个、保持一个。成立旅游管理专职机构,切实提高对全县乡村旅游市场的指导、检查及服务能力,不断规范导游讲解、农家乐经营、旅游商品产销等乡村旅游服务行为,加快提升乡村旅游规范化管理和优质化服务水平,提高游客满意度。

(作者系山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主办:bet 0914-8322847   承办:山阳县电子政务中心  电话:0914-8381164
陕ICP备05005908号-1   邮箱:syxzfb@126.com